《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形态与发展规律的阐述

 政治经济学     |     by 思玛特SMTRU     |      2019-06-13

  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提出“经济的社会形态”这一科学概念,并对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规律进行了明确的概括。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以及恩格斯编辑出版的第二、三卷是对“序言”提出的经济的社会形态及其演进规律的具体回应和科学证明。

  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公布了他在研究政治经济学过程中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他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

  这个结果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最基本的矛盾。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受制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是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观点,在《资本论》中得到完整的贯彻和全面的体现。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横截面上从生产关系的总和的各个方面对资本主义这一特定的经济社会形态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决定经济的社会形态性质的生产关系,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不仅不能决定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性质,而且还要被适应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所取代。决定经济的社会形态性质的生产关系和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引起的。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劳动组织的变化,从而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不说明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就无法研究生产关系是如何决定经济的社会形态性质的。《资本论》在分析资本的生产过程时,正是从抽象的劳动过程入手,讨论了劳动资料的性质对于认识经济的社会形态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指出:“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的有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形态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劳动过程是劳动者借助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变化的过程。劳动资料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劳动资料的变化必然要求劳动组织的变化,从而使生产者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生产者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关系的基础上发生变化。劳动资料的性质不同,生产者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关系必然不同,从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也就必然不同。因而劳动资料就不仅是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生产关系的指示器,成为判断经济的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准。马克思通过对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和大工业等三种生产方式的分析,不仅说明了剩余价值如何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而日益增加,而且说明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如何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而日益加深,劳动对资本的从属关系如何从形式上的隶属变成实际上的隶属。

  其实,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是一以贯之的。早在1847年撰写的《哲学的贫困》一书中,马克思就论述过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经济的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他说,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关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社会关系。“劳动的组织和划分视其所拥有的工具而各有不同,手推磨所决定的分工不同于蒸汽磨所决定的分工。”“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演进归结到生产力的高度,他们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

  《资本论》从劳动资料的角度讨论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区分标准,既把生产关系的变化归结到生产力的变化,又证明了决定经济的社会形态性质的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观点。《资本论》继承了马克思本人19世纪40年代以来研究政治经济学得到的相关成果,并把这种一以贯之的观点整合进科学的理论体系之中,使决定经济的社会形态性质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建立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之上。生产不仅是人们借助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还是人们相互交换其活动和产品的过程。

  人们交换其活动和产品的过程必然采取一定的社会形式,这种形式马克思也把它称之为生产方式,或生产形式。这种生产形式构成生产关系的一个层次或一个方面,包含在生产关系的总和之中。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已经采取过自给自足的自然生产、商品生产两种生产形式,“一种和商品生产截然相反的生产形式”则是未来社会的事。《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这种生产的社会形式是商品生产。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都和商品生产有关,都采取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形式。不说明商品生产,就无法说明资本主义生产,从而也就无法分析与资本主义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离开对商品、价值、货币的说明,就无法说明资本;离开对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的说明,就无法说明资本主义的价值增值过程;离开对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的价值的说明,就无法说明剩余价值的产生;离开对商品生产一般的分析,就无法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这一特殊经济现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所有经济现象的说明都建立在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之上。从商品生产一般上升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特殊是《资本论》叙述方法的集中体现。《资本论》第一篇分析的就是商品生产一般。《资本论》正是从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商品入手,沿着商品—价值—货币—资本—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的逻辑线索揭露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的,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秘密的,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被“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代替的。《资本论》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横截面上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及其生产关系的。因此,马克思系统分析了“商品生产的生产关系”,并重点分析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生产关系,同时在进行对比的时候,也分析了其他两种生产形式的生产关系。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在研究商品拜物教的本质时,就分析了“以人身依附为特征的”物质生产、“人们在自己劳动中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商品生产、“人们同他们的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简单明了”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物质生产。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商品生产的生产关系,为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生产关系奠定基础,但同时也在对比的角度上揭示了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自然生产和自由人联合体的产品生产的生产关系。

  其实,马克思在《1861—1863经济学手稿》即《资本论》第一稿中,在分析“交换价值和社会交换关系的性质”时已经提出过这一思想。马克思指出:“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关系以及全面的交换的需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将《1861—1863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和《资本论》的相关论述进行仔细的比照,可以发现两处论述之间的精神实质高度一致。其一,两处论述都分析到物质生产的三种社会形式,只是称呼不同而已;其二,物质生产的三种社会形式都是在分析商品生产一般时提出的,都处在叙述的抽象阶段;其三,两处分析揭示的都是商品生产的性质,都是从人的角度切入的;其四,最终的社会形式都归结到人的自由个性或自由人联合体。从时间先后来说,《手稿》的论述在前,《资本论》的定论在后;从正式程度来讲,《手稿》是供修改定稿使用的,《资本论》则是经过反复推敲正式出版的定稿;从严整性来讲,《手稿》是即兴研究的想法,《资本论》是将手稿中即兴研究的想法整合进严整的理论体系。可以认为,《资本论》把《手稿》对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人的自由个性三种生产的生产关系放在“商品和货币”篇来叙述,既说明了商品生产的生产关系性质,又为随后展开研究这种生产关系对经济的社会形态性质的影响奠定了基础;既说明了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物质生产和自由人联合体的物质生产的性质,又为最终说明在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中这两种生产形式的生产关系的地位留下了伏笔。在《资本论》中,“三大社会形式”的研究成果有机地统一于由生产关系总和决定的“经济的社会形态”学说之中。

  生产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制造产品的活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是重要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的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要素。凡是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

  在原始共同体中,生产资料是共同体全体成员的共同财产,共同体内的生产者和生产资料之间没有发生分离,生产者共同使用生产资料,共同享有劳动产品。在古希腊古罗马,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奴隶主把奴隶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劳动,并占有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在封建国家内,地主占有土地,农民租用地主的土地并把自己家庭的劳动力和土地结合进行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在缴纳地租后归自己所有。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而人民大众拥有的只是生产的人身条件,即劳动力,二者作为资本家的资本的生产的存在方式结合起来。劳动力作为生产的人的要素通过市场以雇佣劳动的形式参与资本的生产过程,生产资料作为生产的物的要素通过市场以资本的形式参与资本的生产过程。雇佣劳动和资本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轴心。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的那样:“产业资本决定了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产业资本的存在,包含着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的存在。随着产业资本支配社会的生产,技术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组织就会发生变革,从而社会的经济历史类型也会发生变革。”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同时还决定了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获取剩余劳动的形式。在阶级社会里,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产资料。“使各种经济的社会形态例如奴隶社会和雇佣劳动的社会区别开来的,只是从直接生产者身上,劳动者身上,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形式。”

  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市场实现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以表面上的自由平等所有权掩盖了资本家对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在新创造的价值产品中,雇佣工人只获得自己创造的价值产品中相当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工资,他们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阶级和地主阶级无偿占有。产业资本家无偿占有表现为利润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借贷资本家无偿占有表现为利息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地主无偿占有表现为地租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这些一定的分配形式是资本主义社会客观生产条件为资本家和地主阶级占有、劳动者只占有人身的生产条件——劳动力以及资本家阶级、地主阶级和雇佣劳动者阶级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前提的。由于在资本主义这个经济的社会形态中占优势的不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产品的交换价值,因而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根本不受需求范围的限制,是永无止境、永不满足的,由此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愈演愈烈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两极分化。

  劳动者在经济上受劳动资料即生活源泉的垄断者的支配的现状,是一切形式的奴役的基础,是一切社会贫困、精神沉沦和政治依附的基础。一个社会的全部生产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集中地体现在所有制关系上,分析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必然要落实到所有制关系上。
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锋芒就直指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关系。他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就研究了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和资产阶级的所有制,认为所有制关系的不同形式就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强调所有制问题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问题,认为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党宣言》提出的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的论断,在《资本论》中通过基于以英国为例证的资本主义现实生活之上的理论逻辑的演绎得到了科学的证明。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即资本家为一方、雇佣工人为另一方而存在的生产方式,不但继续不断地重新生产出资本家的资本,同时还继续不断地再生产出工人的贫困。因此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一方面不断重新存在着资本家,他们是一切生活资料、一切原产品和一切劳动工具的所有者;另一方面不断重新存在着广大的工人群众,他们被迫把他们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以换得一定量的生活资料,这些生活资料,最多只能维持工人的劳动能力,并养育出新一代有劳动能力的无产者。随着同资本主义再生产同时进行的资本集中的推进,“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制所训练、联合和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之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资本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这一结论,再一次证明了所有制关系在生产关系总和中的核心地位,证明了19世纪40年代以来马克思重视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中地位的一以贯之,证明了用所有制形式表征经济的社会形态和用生产关系总和表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统一性。

  有的专家根据马克思在不同时期不同著作中的论述,把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分为生产力社会形态、交换社会形态和所有制社会形态,严格地讲是不太准确的。其实,马克思在不同时期不同著作中关于经济的社会形态的不同论述,只是从生产关系总和的不同侧面分析经济的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性质统一于适合于一定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不仅提出了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基本规定性,而且论述了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演进规律。他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资本论》不仅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横截面上从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分析了资本主义这一特殊的经济的社会形态,而且也从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演进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前世和前景,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演进规律作出了回应。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的社会形态,它从哪里来?它到哪里去?再加上上面分析的资本主义怎么样,实际上就是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演进问题。《资本论》是研究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代表作。

  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演进实际上就是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被另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代替的过程。《资本论》讨论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演进说的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如何产生、如何发展、如何被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代替的历史过程。资本关系以劳动者和劳动实现条件的所有权之间的分离为前提,说明这种分离就是回答资本主义从哪里来的问题。“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资本论》在“资本的积累过程”篇中专门设了“所谓原始积累”一章,讨论资本主义从哪里来的问题。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封建社会经济结构中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的历史运动,一方面表现为生产者从农奴地位和行会束缚下解放出来,在英国,这一解放是通过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来实现。另一方面新解放的人只有在他们被剥夺了一切生产资料和旧封建制度给予他们的一切生存保障之后,才能成为他们自身劳动力的出卖者。

  马克思以英国为例,详细地分析了英国15世纪末惩治被剥夺者的血腥立法和压低工资的法律,考察了农民转化为雇佣工人的血腥记录,考察了国家用警察手段加强对劳动的剥削程度来提高资本积累的无耻行为。对农村居民的剥夺和驱逐,不断地为城市工业提供大批完全处于行会关系之外的无产者。随着一部分农村居民变为无产者,这些农村居民的生活资料转化为可变资本的物质要素。新形成的无产者必须从自己的新主人——工业资本家那里,以工资的形式挣得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与此相对应,有些小行会师傅和独立小手工业者,甚至雇佣工人,转化成了小资本家,并且由于逐渐扩大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和相应的积累,而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本家。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藏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进行的商业战争……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在17世纪末的英国系统地统合为殖民制度、国债制度、现代税收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所有这些方法毫无例外地都利用国家权力,利用集中的、有组织的社会暴力,大力促进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化过程,缩短过渡时间。劳动者同劳动条件的分离过程,即在一极使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在另一极使人民群众转化为雇佣工人是一个苦难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过程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来实现,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联合起来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则基于资本主义积累的内在规律。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转变为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一切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时就是积累的方法,而积累的每一次扩大又反过来成为发展这些方法的手段。不管工人的报酬高低如何,工人的状况必然随着资本的积累而恶化,产生同资本积累相对应的贫困积累。

  资本积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产生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

  资本积累是通过资本集中进行的。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制所训练、联合和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剧烈的矛盾。由社会化大生产训练出来的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他们联合起来夺取政权,打倒剥夺者。无产阶级打倒剥夺者之后,要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之上,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社会的生产资料,全体劳动者联合起来按照社会的需要和共同的计划组织生产,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在按照社会利益进行必要的社会扣除之后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分配生活资料,这种崭新的生产关系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社会在土地和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新材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实现了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在保证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同时实现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以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和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为生产关系根本特征的未来社会,可以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

  从资本主义私有制过渡到社会所有制同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过渡到资本主义私有制相比,是一个长久得多、艰苦得多、困难得多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只有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充分成熟之后,才会真正得到巩固。资本主义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资本主义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独特历史规定性的经济的社会形态;它和任何其他一定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一样,把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个既定的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而这个条件又是一个先行过程的历史结果和产物,并且是新的经济的社会形态由以产生的既定基础;同这种独特的、历史地规定的经济的社会形态,具有一种独特的、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它必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被新的更高的经济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所代替。

  《资本论》是经济的社会形态的研究成果在研究资本主义这一特殊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上的创造性运用,是经济的社会形态及其演进规律的具体证明。

  由于在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横断面上研究资本主义这一特殊的经济的社会形态,因而《资本论》在生产关系各个方面展开的研究就非常充分、非常深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资本论》是运用成熟的经济的社会形态学说分析一个特殊的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典范。它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总和的各个侧面的研究,不仅用无可辩驳的理论逻辑和鲜活生动的素材证明了经济的社会形态否定之否定的演进规律,证明了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而且也从方法论上证明了生产关系的总和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其结论既相互联系,又内在统一。

  从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视野中观察分析我国社会,可以发现党提出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中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基于当前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社会发展阶段性质的不是单纯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不是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而是适合一定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我国的社会主义不是产生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后的东方大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经过了长期的艰难的探索。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之后,我们曾经以苏联为榜样,试图通过过渡的办法建立全社会单一的公有制、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全社会的按劳分配制度。在所有制问题上,我们曾经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不可能建立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不同的所有制基础上,出路是所有制形式的不断革命。我们提出首先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然后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过渡到单一的共产主义所有制。在资源配置方式上,我们一直把计划经济看作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逐步形成了以中央集权和主要采用行政管理手段为特征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收入分配方式上,我们在按劳分配理论的指导下,在国有经济中实行全国统一的八级工资制,在农村集体经济中实行评工计分制。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实行的以单一的公有制形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低水平的名义上的按劳分配为特征的生产关系,符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和苏联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相似,与广大人民的革命热情和美好憧憬相符,在革命胜利后的一段时间内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以落后的物质生产力为基础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的东方大国中,这种生产关系难以调动劳动者、生产单位和地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加快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不相符合,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这种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不能准确地反映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本质属性,正如邓小平所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是“不合格”的社会主义。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改革顺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革命。从所有制角度看,30多年改革改变的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相对单一的公有制,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由相对单一的公有制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被逐步改造为公有制的个体经济和私有经济又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重新产生并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而不断发展。从资源配置方式看,30多年改革革除的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曾经长时间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西方经济学家共同认为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成为社会主义也可以运用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从农村经济制度看,30多年改革革除的是曾经被看作为通向共产主义金桥的“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使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成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体制。家庭经营曾经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现在又在新的更高的层次上成为农村市场经济的主要经营形式。

  从微观经济组织看,30多年改革革除的是企业的国有国营、集体所有集体经营体制,使公司制为主要类型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微观市场主体的主要组织形式。企业不再是国家大工厂的车间,而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从经济信号看,30多年改革改变的是资源配置的数量信号,使指令性计划不再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国家定价、统一管理的计划价格不再是实现国家计划的筹码,市场价格成为指挥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看不见的手”。指令性计划在30多年改革中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指导性计划和现代市场体系中变动不居的市场价格。从分配制度看,30多年改革改变的是名为按劳分配、实为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城市的八级工资制、农村的工分制寿终正寝,评价生产要素贡献的市场价格承担起初次分配的功能,政府在再分配中发挥调控作用。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通过市场评价其贡献,其所有者通过市场确定的要素价格获得报酬。从对外经济联系看,30多年改革改变的是封闭僵化的经济体系,建立起来的是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的对外经济格局,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都是社会主义学习借鉴的对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改革开放中逐步建立完善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为主要特征的生产关系总和,已经被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这种生产关系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为主要框架的生产关系总和不仅适合我国过去30多年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且仍然适合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虽然我国经济在过去30多年来以年均近10%的速度增长,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处于世界中等偏上水平。虽然我国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但我国经济总体上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仍然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需要我国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而要发展生产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而坚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这些生产关系决定了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要仍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我国的社会性质就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它的生产关系必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当我国实行的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质的变化的时候,我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就会向社会主义的更高阶段过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的社会主义的更高阶段会采用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现在我们还说不出什么肯定的意见,但它总的目标是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理论界应该也可以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的更高的发展阶段作出前瞻性的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的更高的发展阶段是不是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如果不是,这个更高的发展阶段的生产关系是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向社会主义更高的发展阶段过渡?我们可以根据马克思的经济的社会形态及其演进的理论,结合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进行理论研究,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思想材料。

  根据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运用经济范畴构造并创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运动的规律,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演进的规律,指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和改革,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任务。我们应该以马克思的经济的社会形态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创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学作出贡献。

【来源:思玛特SMTRU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信息传播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思玛特SMTRU的观点,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本文来源地址:http://www.smtru.com/zzjjx/06134U22019.html


上一篇:遏制三公消费对我国服务业、制造业及整体经济的影响
下一篇:党的劳资理论宗旨要义、创新发展和实践途径


相关论文推荐:

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公平主义下我国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
西方国家经济变量与民主化关系的研究概述 农村经济转型期基层政治体制的新特征
拉丁美洲经济政治和对外关系发展概况 浅析南北朝文化背景差异下的政治和经济的不同
法家思想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原因探析 近年来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热点及成果
我国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新(本科论文) 和谐社会对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发展?(本科论文)